"妈!我能摸到火星了!"十五岁的王磊戴着VR眼镜在民勤通航乐园的模拟舱里手舞足蹈,座椅突然倾斜30度,惊得他一把攥住操纵杆。隔壁舱位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,几个初中生正驾驶虚拟C919冲过沙丘,仪表盘蓝光把孩子们的脸映得像外星来客。
甘肃民勤这个通航乐园彻底颠覆了传统研学模式。298元的体验券能让熊孩子钻进1:1复刻的天宫返回舱,触控屏上拆解空间站模块比乐高积木还过瘾。最绝的是那套带力反馈的飞行模拟器,当红崖山水库的沙丘在屏幕上扑面而来时,有个戴眼镜的男孩死死咬住嘴唇,手抖得像摸了电门——后来才知道他恐高。
沙漠夜空成了天然天文教室。没有光污染的苍穹下,银河像打翻的牛奶罐泼在墨色桌布上,天文老师指着天蝎座心脏部位的红超巨星说:"这颗星星要是搁咱兰州,能把黄河水烧开咯!"孩子们举着激光笔在星图间连线,有个穿奥特曼T恤的小胖子突然大喊:"快看!我的光剑戳到国际空间站了!"
398元的实飞体验才是重头戏。旋翼机起飞那刻,后座穿校服的小姑娘把安全带给攥出了水波纹。教练带着飞机来了个60度俯冲,全机舱的尖叫惊飞了沙枣树下的麻雀。落地后有个扎羊角辫的女生腿软得站不稳,却扯着嗓子喊:"我以后要开真飞机!"她爸蹲在旁边录完全程,手机镜头晃得像是得了帕金森。
休息区的沙葱羊杂汤锅冒着热气,穿航天服的工作人员正给孩子们演示失重状态怎么吃兰州拉面。有个家长舀着汤突然乐了:"我家崽子刚说羊肉泡馍比飞船有意思,这会儿又趴返回舱模型里不肯出来。"玻璃墙上映着夕阳,把太空舱金属外壳烤得金黄,乍看还真像月球表面的晨昏线。
通航乐园的创始人老马原是空军地勤,他蹲在机库门口抽烟时说:"当年我在酒泉看神五发射,现在就想让甘肃娃娃知道,航天梦不是北上广孩子的专利。"这话不假,那个在模拟舱里反复练习着陆的牧区孩子,已经能把飞行轨迹控制得比放羊路线还稳当。
夜观星象活动散场时,有个戴红领巾的男孩突然指着天空喊:"老师!流星!"三十多个小脑袋齐刷刷仰起来,银河在他们瞳孔里投下细碎的光点。不知谁带的头,孩子们开始用激光笔在夜空中写"中国航天",那些绿色光线在稀薄的大气层里久久不散,像极了少年们正在拔节的梦想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钱程无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